2023年11月5日-10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的进博会,吸引了无数医药健康领域的企业和专家学者,而新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焦点。医疗新技术、学术新观点、药品新研发只有足够新,才能让一众深耕医学领域多年的学者大咖驻足。 在众多新中,复星医药重点展出了全球首个获FDA批准用于慢性肝病相关
2023年11月5日-10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的进博会,吸引了无数医药健康领域的企业和专家学者,而“新”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焦点。医疗新技术、学术新观点、药品新研发……只有足够“新”,才能让一众深耕医学领域多年的学者大咖驻足。
在众多“新”中,复星医药重点展出了全球首个获FDA批准用于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口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苏可欣®(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为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好医生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陈进宏教授围绕血小板减少症应如何识别与治疗、如何做好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全程管理、如何提高慢性肝病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管理效率等热点话题进行精彩解读与分享。
探索肝癌与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关联,突破治疗困境
好医生:据了解,肝癌患者常合并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伴有血小板减少症等脾功能亢进的表现。请您介绍下肝癌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及内在机制?
陈进宏教授:肝癌患者常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疾病本身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癌患者一般都有肝硬化背景,而有肝硬化背景的患者往往会合并脾功能的亢进,脾功能亢进后会导致血小板损伤破坏增多,表现为血小板减少。
其次,肝癌患者大多数有肝病的基础。肝脏功能受损后对血液中内毒素的清除能力减弱,内毒素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激活并损伤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
再者,一些肝癌治疗手段,比如介入穿刺等有创操作,可能引起充凝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另外,在肝癌治疗方面,目前较为前沿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虽然为肝癌患者带来希望,但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好医生:该如何定义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的程度分级是怎样的?
陈进宏教授:从临床定义来说,当血小板计数<100x109/L时可认定为血小板减少症。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
血小板计数<50x109/L,可认定为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如果是50x109/L-75x109/L之间,则为中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超过75x109/L,属于轻度血小板减少。
《2020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中,将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定义为血小板绝对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达到原有基线水平的30%以上,可定义为血小板相对减少[4]。
好医生:能否请您谈谈肝癌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全程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难点?
陈进宏教授:通常情况下,手术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的前提是患者需要有良好的充凝血功能作为保障,如果患者血小板减少导致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肝癌手术的选择以及顺利进行;另外,血小板减少症也会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从而影响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不能只关注肝癌本身的治疗,而忽视了对肝癌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全程管理。
那么,目前在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治疗手段较少,疗效有待提升。血小板输注疗效欠佳,且存在临床使用复杂等不利影响;其次,一些治疗手段可能会导致风险。比如,脾切除术及栓塞术面临出血、感染等问题;rhTPO会降低血小板活化阈值,增加潜在血栓风险;rhTPO、PEG-rHuMGDF治疗后可产生人内源性TPO抗体,后续研究终止等问题。
药品无国界,研发向未来
好医生:作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药物,您如何看待苏可欣®的临床价值?
陈进宏教授:苏可欣®作为目前我国首个获批用于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两项大型三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苏可欣®对慢性合并肝病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升血小板作用,且不会造成血栓风险增加。另外,真实世界研究表明,苏可欣®显著增加手术当天达到目标血小板计数的患者比例:低基线组近70% 、高基线组90%以上。
那么,苏可欣®与一些已知药物协同,例如,与血小板生成因子协同,或是在TPO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是不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也非常期待看到这些联合用药方案的研究成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另外,在进行有创操作,如肝穿刺、介入、手术等情况下,我们通常会提前5天开始使用苏可欣®。苏可欣®的起效较快,不会额外增加手术的等待期,这一特点是较为重要的。
目前,苏可欣®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价格降幅近50%,相信随着医保的覆盖,以及未来临床的使用,苏可欣®将惠及更多肝病患者。
好医生: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过程中,苏可欣®等进口药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基于临床诊疗视角,您如何看待当前的进口药物政策环境?
陈进宏教授:好的药物不应有进口与国产之分。过去,我们的确见证了很多进口药物给中国患者带来的获益,也不得不承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外的大型制药企业在研发方面走在了中国药企的前面。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民族药企正在迎头赶上,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进步,正在逐渐缩短与国际药企的差距。
未来,希望药物审批流程更优化、加强医保支持和质量监管,使越来越多的好药涌入临床。同时,鼓励国内医药企业与国际医药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医药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共建健康科普生态,助力全民健康意识提升
好医生: 在构建健康科普生态的各方药企、互联网医疗机构等如何与医生共同协作?您所在的医院在互联网科普上有哪些宝贵经验?
陈进宏教授:健康科普既关乎每个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也符合国家所提倡的健康中国理念。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医药相关产业层面、医生层面,都在逐步重视医疗科普。
例如,在国家政策层面,科普作品已经成为上海医生晋升的条件之一,政策上也给予科普科研经费支持。
在医院管理层面,我们医院借助目前已有的互联网平台及自有网站,积极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同时,我也经常鼓励科室医生积极科普,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医生把科普工作当成自己临床工作的一部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健康科普业态鱼龙混杂,如何让真正的科普展现在老百姓面前,尤为重要,希望企业和媒体等多方聚力,用更专业化的态度,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健康科普生态圈。
参考资料:
1. 韩美玲,陈平. 肝硬化并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抗病毒治疗.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22(4):466-469.
2. Xiao, J,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jhep.2019.03.004
3. Li J, et al. Saudi J Gastroenterol. 2018;24(4):220-227.
4.2020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
5.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 王建祥, 张奉春, 等. 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专家共识 [J] .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07): 498-510.
6.宋景春,刘树元,朱峰,文爱清,马林浩.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05)457-474.
7.Saab S,et al.J Clin Gastroenterol. 2020 Jul;54(6)503-511.
8.Shirley M, Drugs. 2018 Jul;78(11):1163-1168.
copyright©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12039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 京ICP备10215607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160号